华鲁恒升:积极进取搏击市场风浪
新闻分类:会员动态来源:发布日期:2025-08-28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顾过往的发展史,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高奏拼搏进取的主题曲,丰厚了文化积淀,推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强企业
华鲁恒升的前身德州化肥厂始建于1966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厂长刘秉章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下定决心要将企业激活搞好。该公司转变运营机制,大刀阔斧推进改革,集中力量实施产品升级改造,历经10年发展成为全国小氮肥行业的一面红旗。
2000年7月,华鲁恒升以股票上市为契机,以实施全国首套大氮肥国产化示范项目为开端,壮大企业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巩固技术优势,打造了三大产业平台,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从2002年上市到2010年,华鲁恒升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9.6倍、7.7倍、4.8倍。
2011年之后,华鲁恒升紧紧围绕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一核心,坚持精强主业、精准投资、精益运营、精细管理,咬定发展不放松,上大项目不停步,运营发展全面跃升,多项指标跃居行业领先。从2011年到2024年,该公司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4.9倍、7.1倍、16倍。
“十四五”以来的这几年,是华鲁恒升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营业绩最好、产业突破最大、行业地位最高的时期。其间,该公司投入50亿元研发资金,投资260亿元建设项目,开辟第二基地,实施了多个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化肥板块巩固优势,聚氨酯原料日趋丰富,羰基化衍生产品精耕细作,化工新材料形成集群,并进入新能源电池相关领域。
勠力破题攻坚
发展过程中,华鲁恒升经历了多次爬坡过坎,打赢了多个项目攻坚战,广大员工坚定必胜信念,百折不挠,勠力破题攻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1989年,华鲁恒升大胆冲破“小氮肥只能改建年产4万吨尿素”的权威结论框框,冒着彻底淘汰碳铵产品背水一战的风险,一步到位改建年产11万吨尿素项目。整个工程只用了16个月就全部建成,比合理工期缩短了180天。开车前的1个多月里没有产品和收入,全厂干部职工没有1分钱工资,还要无偿参加现场施工、吹扫和清理工作,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憋着一口气,大干快上,发誓“脱层皮也要将尿素开起来”。1991年11月,项目一次开车成功,成为全国小氮肥改造的典范。
大氮肥国产化项目的建设,是第二个对华鲁恒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作为大氮肥行业首套国产化装置,该项目面临着技术、资金、建设和开车四大风险。为此,该公司联合各大科研院所,聘请行业专家,完成了两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3个课题、27项专题,解决了技术难题;积极争取国债贴息、攻关研制经费等优惠政策,通过企业自筹、股市融资、银行借贷等方式,保证了项目资金。为实现顺利开车,华鲁恒升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外出培训和生产准备,并提前编制安装、监造、调试及试车方案,同时聘请国内行业知名专家指导,保证了各工序的机械、联动和化工试车。经过26个月的建设和37天的试车,2004年12月,项目打通全线流程并一次开车成功,创造了十项全国第一,实现了我国大化肥装置技术、工艺和原料路线的重大突破。
争创世界一流
华鲁恒升是从小氮肥基础上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起来的。该公司发扬勇于拼搏的精神,不断历练成长,将主业做优做强,将产品做精做细。
华鲁恒升在选择产品时目标就定位在行业前列,必须符合国家政策、符合企业实际,且必须有竞争力。所上项目都依托于现有产业链条优势,有技术含量和市场空间,建成后都成为新的增长点。在此基础上,该公司通过在线优化和资源整合,在行业内首家开发出以煤气化为龙头、四大板块40余种产品自主调节的“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工艺,形成了大型化工装置园区化精益运行的独特模式,可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产品间、系统间、园区间的联产联动,原料综合利用率高,协同效应强,综合效益突出。
目前的华鲁恒升,资产质量、投资效率、运营效益、人工效能均居行业领先水平,连续多年跻身《财富》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品牌500强,先后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领军企业、煤基精细化工链主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科改示范企业。(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