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变革中夯实化工龙头地位
新闻分类:协会资讯来源:发布日期:2018-01-22
2017年,化工第一大省山东以安全、环保、节能、质量4个倒逼机制,全面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传统化工产业无序发展、布局散乱、鱼龙混杂的状况有了极大改观,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提速;与此同时,以创新为驱动,一批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迅猛发力,推动了整个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在剧烈变革中全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夯实山东作为全国化工龙头省份的地位。
山东省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山东省石化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122亿元、利税2817亿元、利润15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6.5%和23.5%。其中,石油加工和炼焦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2.9%、8.9%和23.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0.8%、20.2%和23.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分别增长6.5%、1.2%和2.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克服外部压力,运行状况向好,亏损额同比下降2.76%。
重点监测的30种产品中,有1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石油沥青、纯碱、液化石油气、煤油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幅较大,分别为60.8%、18.5%、12.9%、11.9%。受产能过剩、环保检查等因素影响,山东省农药、纯苯、化肥、合成纤维单体、乙烯和合成氨6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较大,分别为-37.4%、-19.6%、-15%、-13.4%、-13.4%和-11.4%。
产业门类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多年的调转,山东省已经形成石油加工、化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轮胎、精细化工、合成材料七大板块相互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据山东省经信委原材料产业处负责人介绍,山东橡胶行业已经形成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半岛轮胎产业集群和以东营、潍坊为中心的鲁北轮胎产业集群;石油炼化形成了东营、菏泽、淄博、日照、潍坊和滨州等重点生产基地;煤化工形成了枣庄、济宁等重点生产基地;盐化工形成了潍坊、东营滨海等重点生产基地。氟硅材料、聚氨酯材料、合成橡胶及弹性体、膜材料、特种纤维等化工新材料、新领域上下游配套及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较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2017年前11个月,山东省石化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1153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国石化业的18.5%。
在行业的平稳发展中,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凸显。万华化学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86.1%,净利润同比增212.4%。鲁西集团已经形成了以原盐为原料的烧碱、耗氯化学品及含氟化学品,以煤为原料的碳一化学品及其下游衍生物,以苯为原料的芳香族化学品及其衍生物产业链,丰富的产品结构使得公司在产品价格波动周期中可以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2017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6%,净利润增长497.2%。华鲁恒升以洁净煤气化工艺为基础,打造“一头多线”的柔性生产模式,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24%,净利润增长31.5%。
此外,山东化企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2017年,全省共有103家化工企业进入“2017中国化工企业500强”,37家企业入围“2017山东省百强企业”,20家轮胎企业上榜“2017年全球轮胎75强”。 (李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