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

会员注册会员登录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从粮食供需看化肥新一轮景气周期

新闻分类:行业纵览来源:发布日期:2020-09-15

    下面通过一组数据来分析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和对化肥的影响。

    今年17月,中国进口小麦42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16.3%;进口大豆551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7%,预计全年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进口玉米替代品约750万吨(高梁、大麦、木薯等)。

    今年玉米进口配额720万吨,7月份增加了临时进口配额500万吨(以上进口基本完成)。据传,某央企又获得关税配额外1000万吨的进口额度。如以上配额全部用完,今年玉米进口总量将达2220万吨(2019年全年进口不足500万吨)

    今年玉米临储拍卖已经进行15轮,总成交量约5684万吨。今年一次性储备玉米拍卖成交量约1000万吨。据传,国家将定向拍卖3000万吨饲料小麦和稻谷,这部分拍卖主要是对饲料中的玉米进行替代。

    大豆进口虽然可能创历史新高,但算是常态化水平,小麦进口大幅增加,但数量级不大,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玉米:如以上传闻最终兑现,那么,在不考虑后期玉米替代品进口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进口、临储拍卖、定向销售,共向市场投放了约1.26亿吨玉米及其替代品。

    现阶段临储拍卖的出库量还不到50%,而新配额进口、水稻、小麦的定向销售也未形成,最终有多少成为社会结转库存尚不可知,因此玉米到底有多大的缺口并不确定。但值得警惕的是:一,2018年玉米临储曾拍出了1亿吨的成交量,同今年的量级差距不大;二,在巨量投放的情况下,玉米期货价格仍处于高位;三,今年长江、淮河流域和东北都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部分地区粮食减产恐难避免;四,今年生猪出栏量恢复,但远没有达到2019年前的水平,饲料消费仍处上升阶段。

    虽然1.26亿吨的玉米及替代品的投放不能被当作产不足需的缺口,但粮食安全防的是万一,宁可高估,不能低估。今年年初,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政府就把农业生产恢复放在了首位,把粮食安全列入了“六保”中,提出要扩大双季稻面积和提高复种指数,证明政府已经做了超前部署。今年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影响了政策效果,促使国家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措施:稳定预期;加大农产品投放力度;扩大进口;节约粮食;增加国内种植面积。

    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一定是政策的首选,但至今尚未明确,或同农业的季节性相关。随着秋种临近,相信很快见分晓。据测算,全部靠国内填补这个缺口,需要新增2亿亩/年以上的种植面积。在抑制部分需求和扩大进口等多管齐下的情况下,确保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也至少需要增加1亿亩/年以上的玉米或其替代品种植面积,带来的尿素需求增长或高达300万吨/年。

    毫无疑问,国内具有增加种植面积的基础。光、热、水条件好于北方的淮河以南地区,近年来只种一季稻的现象很普遍,有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当年调减的5000万亩玉米面积可以部分恢复;可以调降3000万亩的休耕轮作面积;减少抛荒面积。只要政策得当,执行有力,种植面积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粮食安全需要。

    年初至今,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央在粮食安全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警觉性,粮食安全的底线不会失守。把国家的粮食安全同化肥联系起来做系统性思考,很容易得出结论:化肥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景气周期!(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