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煤炭市场运行分析与展望
新闻分类:市场分析来源:发布日期:2018-01-04
一、2017年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一)原煤产量整体恢复性增长,但不同区域差别较大
因为农历鸡年春节过后动力煤价格很快再度出现快速回升,原本计划2016~2017供暖季结束后恢复实施的276个工作日煤矿生产政策并未实施,整个2017年,证照齐全生产煤矿都可以按照330个工作日核定产能来进行生产,因此,有效煤炭产能较2016年显著增加,这为煤炭产量回升奠定了基础。
虽然煤矿生产整体恢复了330个工作日,但各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对煤矿生产的监管整体并未放松,各种政治、社会活动所导致的区域性煤矿临时停产仍时有发生,煤炭产能正常释放整体仍然受到一定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全国累计完成原煤产量285279万吨,同比增长4.1%。估计国家统计局口径的全年原煤产量大约在35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3%。
分区域来看,2017年不同区域原煤产量变化差异较大。山西、内蒙古、陕西三大主产区原煤产量增幅较大,宁夏、新疆、甘肃、青海等西北省区也出现了小幅增长,其他区域原煤产量则普遍呈下降态势。1~10月山西、内蒙古、陕西三省区原煤产量合计190212万吨,同比增长8.8%,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3.8%上升至66.7%。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等区域原煤产量同比下降主要是去产能导致这些区域部分生产煤矿关闭退出和各地众多规模较小的证照齐全煤矿被要求停产整顿所致。
(二)煤炭进口政策不断收紧,全年进口量小幅增长
2017年1~5月份,受国内煤炭供应偏紧、煤价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煤炭进口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加之上年同期基数偏低,煤炭进口量同比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由于煤炭进口持续快速增长,5月份开始各有关部门对进口煤的调控不断增强。5月初,相关部门再度提出控制劣质煤进口;之后部分海关通过大幅延长通关时间来控制煤炭进口;或许是意识到通过严控质量和延长通关时间来控制进口量收效不大,6月底,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出,自7月1日开始,禁止省级政府批准的二类口岸经营煤炭进口业务,煤炭进口政策进一步收紧;9月底开始,环渤海港口禁止燃油车汽运疏港,此举也被认为是减少煤炭进口措施之一。
受进口煤政策不断收紧影响,5月份之后,煤炭进口量整体呈震荡回落态势,进口量同比增速不断回落。 8、9月份进口量较多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煤价上涨势头较强,部分海关暂时加快了进口煤通关进度,导致通关量出现短时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1~10月份累计实现煤炭进口量22634万吨,同比增加2448万吨,增长12.1%。估计2017年全年煤炭进口量将达到2.7亿~2.75亿吨,同比增长约6.5%左右。
分国别来看,2017年1~10月,印尼、澳大利亚、蒙古、俄罗斯、朝鲜仍然是我国前五大煤炭进口来源国,其中,除了朝鲜进口量同比骤降74.1%之外,来自其他四国的煤炭进口量均出现不同幅度增长。2017年1~10月,来自朝鲜的煤炭进口量占我国进口煤总量的比重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至2.1%,同时,来自其他四国的进口量占比则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至92.3%。
分煤种来看,2017年1~10月,动力煤进口量16783万吨,同比增加1467万吨,增长9.6%;炼焦煤进口量5851万吨,同比增加981万吨,增长20.1%。炼焦煤进口量增幅远远大于动力煤,其中,2017年2月19日开始禁止朝鲜煤进口是导致动力煤进口量增幅相对较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电煤需求带动煤炭消耗整体增加
2017年,受环保力度加大、部分下游行业去产能以及经济发展方式持续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各行业煤炭消费差异较大。
动力煤方面,首先,煤电发电量较快增长以及入炉煤平均发热量的下降带动发电耗煤量显著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规模以上火电发电量3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据估算,由于今年天然气发电量增长放缓,煤电发电量增速与火电发电量增速持平,同样为5.4%,煤电发电量34602亿千瓦时。另据调查,由于煤价高企,2017年电厂入炉煤平均发热量较2016年约下降100大卡/千克。主要受以上两方面因素影响,2017年1~10月发电耗煤量约为154892万吨,同比增加约11859万吨。
其次,供热耗煤量明显增加。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10月份,供热耗用原煤17420万吨,同比增加971万吨,增长5.9%。供热耗煤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也与入炉煤发热量降低有关。
再次,在生铁产量小幅增加的情况下,喷煤比的提高使钢铁行业动力煤消耗量小幅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生铁产量60297万吨,同比增加1662万吨,增长2.8%。据调研,因为焦炭价格大幅上涨,2017年全国高炉喷煤比平均同比提高约4千克/吨。在单位烧结耗煤基本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1~10月,钢铁行业动力煤消耗量同比增加约581万吨,增长4.8%。
最后,受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化工行业用煤量也出现了小幅增加,但是受环保等因素影响,民用煤及部分其他高耗能行业煤炭需求量则出现了小幅下降,最终导致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动力煤需求总量出现小幅下降。
据估算,2017年1~10月份,全国动力煤需求总量约为28.4亿吨,同比增加约1.03亿吨,增长3.8%。
炼焦煤方面,因为焦炭产量下降,炼焦煤消耗量几乎同步减少。根据1~10月份焦炭产量测算,冶金焦产量大约3.43亿吨,同比减少约700万吨或2%。按照吨焦耗煤1.36吨测算,1~10月份炼焦精煤需求量同比减少约950万至4.66亿吨,下降约2%。
总体来看,2017年1~10月份全国煤炭消耗总量约为33.08亿吨,同比增加约0.93亿吨,增长约2.9%。
(四)煤炭供需整体实现基本平衡
从供需数据来看,2017年1~10月份,国内煤炭供需差额是-23594万吨。也就是说,单纯从数字上来看,2017年1~10月,国内煤炭供应仍然存在23594万吨的缺口,但是相比上年同期缩小4502万吨。这意味着,与2016年相比,2017年煤炭供求关系只是稍微有所缓解,总体上仍然是严重供不应求。
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之所以测算出的2017年1~10月份煤炭供应仍然存在接近2.36亿吨的缺口,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煤炭产量数据偏低。当然,2016年同期公布的原煤产量数据也存在偏低的情况,但是与2016年同期相比,2017年公布的原煤产量比实际数据要偏低更多。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部分试运转煤矿和部分处于基建期但已经建成煤矿的煤炭产量并未统计在内;另一方面,2016年对超能力生产和违法违规生产监管较严,而2017年生产方面的监管有所放松,部分之前的违法违规煤矿在完成了产能置换之后,成为合法矿井,因为种种原因,这部分煤炭产量并没有完全统计在产量中,最终导致公布的煤炭产量低于实际产量。据估算,2016年同期实际煤炭供应缺口大约是1亿吨,而2017年1~10月煤炭供需是基本平衡的,2017年1~10月国内原煤产量实际上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7亿吨,而非1.1亿吨。
另外,各环节煤炭库存的变化情况也印证了2017年国内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的结论。从已有的国有重点煤矿库存、全国主要港口库存、重点电厂煤矿库存等数据来看,与年初相比,年末的库存总量并未出现显著增加或减少。
(五)煤炭价格告别单边上涨,进入宽幅震荡
因为煤炭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2017年煤炭价格走势整体上告别了2016年的单边上涨,进入震荡调整阶段。
从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走势来看,2017年经历了多轮涨跌,全年波动范围基本上在550~750元/吨之间。年初至2月中旬维持下跌走势;2月中旬开始快速回升,并在3月中旬后期达到阶段性高点;之后再度回落,并在5月触及年内低点;之后再度回升,7月底至8月经历短暂回调后继续上涨,并一直延续到9月底;进入10月份之后再度回落,回落趋势一直延续到11月中下旬,之后再度出现回升。
炼焦煤价格和动力煤价格波动节奏虽然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趋势基本上是一样的。整个上半年维持阶梯式回落(动力煤价格上涨时,炼焦煤价格企稳),7月份开始出现阶梯式上涨。以柳林4#焦精出厂含税价为例,全年波动区间维持在1230~1600元/吨之间。
在全年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煤炭价格之所以出现大幅波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和市场预期相互博弈的结果。2月中旬开始的动力煤价格上涨主要是市场预期供暖季结束后煤炭供应可能再度收紧,下游用户补库提前启动;之后的煤价回调一方面是因为276个工作日并未恢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继续表示将加大先进产能释放力度;6月份煤价再度回升,除了需求季节性回升之外,一定程度上与限制进口煤政策相关;10月份煤价再度回落,很大程度上也是政策的放松影响了市场预期。
二、2018年煤炭市场展望
(一)国内煤炭产量有望继续回升
2017年,国务院7号文下发之前的未批先建且已经建成的煤矿基本上全部完成了产能置换并获得了相关部门批准,这些煤炭产能在2018年基本上都可以陆续释放产量了,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加快推进优质煤炭产能核增,通过产能核增之后,之前部分煤矿存在的超能力生产行为可以名正言顺的合法化,这都将都到有效煤炭产能增加。因此,即便2017年关闭退出了1亿吨左右证照齐全生产煤矿,与2017年相比,2018年总体有效煤炭产能是增加的。
另外,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目前的去产能存在一定偏差,相关部门10月份曾经表示“要对去产能的规划作出调整,2016年确定了去产能的项目,当时确定的时间很紧,有些项目确定的不一定合适,有些从现在的情况看不一定需要退,因此可以对这些项目作调整。”在11月21日召开的2018年度全国煤炭交易大会上,相关部门进一步表示,“2018年煤炭去产能要由总量去产能转变为结构去产能。”这意味着正常生产煤矿退出将大大减少,去产能对有效煤炭产能的影响将大大降低。
在煤炭有效产能增加的情况下,在煤炭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不出意外的话,2018年煤炭产量整体上将进一步回升。
但是,在煤炭产量整体回升的同时,因为新增产能更多主要集中在动力煤方面,而炼焦煤新增产能较少,动力煤产量增长潜力将明显超过炼焦煤。
(二)煤炭进口量大概率会回落
从国内煤炭供应角度考虑,煤炭总产能是充足的,可释放产量的产能也是足够的,但是因为其中涉及到部分未批先建产能和部分超能力生产产能,所以这两年在去产能的同时导致了煤炭产量与2015年之前相比出现了阶段性回落,进而引发进口煤需求出现阶段性增加,致使煤炭进口量连续两年回升。随着国内煤炭产能结构性调整逐步结束,落后产能被关闭退出、优质煤炭产能实现核增、未批先建煤炭产能逐步实现合法化,国内有效煤炭产能将逐步增加,煤炭产量也将逐步回升。国
内煤炭自给能力将逐步提高,进口煤需求整体有望逐步回落。
从政策角度来讲,国内煤炭行业去产能、控产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煤炭企业脱困,不大可能让去产能的红利持续被国际煤商拿走。2017年5月份开始的进口煤政策的不断收紧,便是最好的证明。为了给国产煤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未来必须要将进口煤更多的逐步挤出去,因此预计2018年相关部门对煤炭进口的调控力度整体上很难放松。
但是,毕竟进口煤是完全市场化的,自由贸易的原则也不允许随意完全禁止煤炭进口,只要国内存在需求,进口煤还是会存在的。另外,按照相关部门的政策意图,也不可能一下让国内煤炭产能完全释放,在努力调节国内煤炭供求平衡的同时,仍然需要继续发挥进口煤的补充作用。因此,预计2018年煤炭进口量会较2017年明显减少,但是预计大概率仍将在2亿吨左右。
从时间上来看,预计2018年煤炭进口量将呈前高后低态势。2018年3月份供暧季结束后,当国内煤炭需求阶段性增加时,国内煤炭供应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偏紧,因此预计上半年煤炭进口量会相对较高。下半年,随着国内煤炭产能释放,煤价回落,预计相关部门对进口煤的限制力度将不断加大,煤炭进口也将逐步回落。
(三)煤炭需求或将继续小幅增长
煤炭需求主要与宏观经济增长、替代能源发展以及环保政策等因素有关。
从宏观经济增长方面来看,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煤炭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往往会涉及到钢材、水泥、玻璃等煤炭下游产品需求,投资增长越快、这些产品需求往往也会更加旺盛,最终带动煤炭需求增长。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态势十分明显,2017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长7.3%,同比继续下降1个百分点,较2009年30.4%的增速更是下降超过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不断下滑意味着钢材、水泥这些原材料需求增长会持续放缓。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最近两年,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的同时,房地产和基建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在大幅提升,2017年1~10月份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惊人的74.5%,较2016年上升20.6个百分点,较2015年上升41.8个百分点,这最终带动了钢材、水泥等原材料需求。考虑到基建投资具有3~5年的建设周期,预计2018年房地产和基建将继续带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一定速度增长,钢材、水泥等原材料需求也将继续受益。从最近两年的情况来看,预计钢材、水泥需求有望保持基本平稳,出现显著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受此影响,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用煤需求也将基本保持平稳。
从替代能源发展方面来看,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地去煤化热情再度高涨,预计一次能源中天然气消费量占比将继续提升,水、核、风、光等清洁能源也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在能源消费弹性降低的情况下,煤炭消费增长必然会受到一定制约。从电源结构来看,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将继续对满足电力需求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煤电需求增长将继续受到挤压。其中,核电尤其值得关注。因为种种原因,在经历了2014~2016年三年投产高峰之后,2017年成为核电投产小年,全年投产核电装机只有218万千瓦。如果顺利的话,2018年新增核电装机容量有望再度达到700多万千瓦,即便新增装机利用率平均按照3500小时算,可增加发电量245亿千瓦时。如果2018年发电量增量与2017年基本持平,核电的增量将满足近7%左右的新增电力需求。预计煤电发电量增量在1800亿千瓦时左右,按照2017年同样的入炉煤测算,将新增发电用煤需求约8000万吨。
总体来看,预计2018年钢铁、水泥行业煤炭需求将基本保持平稳,发电用煤需求将继续带动煤炭需求总量小幅增长,预计全年煤炭需求总量增长1~1.5%。其中,增长的将主要是动力煤,受钢材需求基本保持平稳影响,炼焦煤需求增长潜力不大。
(四)煤价走势或呈前高后低,整体震荡回落
从煤炭供需情况来看,随着国内原煤产量回升,即便煤炭进口回落,国内煤炭供需将由2017年的紧平衡转向基本平衡甚至略显宽松。受此影响,预计煤炭价格整体将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震荡回落。 (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