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

会员注册会员登录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2016年第2期

新闻分类:化肥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16-02-16

山东省化肥工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纪要

 
    山东省化肥工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全省化肥“十三五”发展高层论坛于2016年1月20日在潍坊召开。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当选理事43名,出席本次会议的理事41名,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符合章程规定,本次理事会有效。

    会议的主题是: 分析当前化肥工业形势,研讨在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将我省化肥企业 “转方式、调结构”工作推进到新水平。加快完成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治理环境污染和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化肥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十三五”我省化肥行业的良好开局。

    本次理事会议由协会会长、鲁西集团董事长张金成主持。协会副会长、华鲁恒升董事长常怀春、山东联盟董事长杨志强、晋煤明水化工董事长孙洪海、奥宝化工集团董事长刘宗满以及协会高级顾问杨春升、秘书长谢海素、监事长范秀凯出席了会议。

    会议积极评价了协会秘书处一年来所做的大量工作,认真审议并通过了谢海素秘书长做的《2015年度协会理事会工作报告》、《2015年协会财务工作报告》,认真讨论了《山东省化肥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 送 审 稿   ),圆满完成了本届理事会的各项议程。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材料处岳文胜处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鲁西化工、华鲁恒升、山东联盟、瑞星集团、金正大、施可丰、史丹利、奥宝集团、晋煤明水、三方化工、济南乐喜施等会员单位分别在论坛上做了发言。

    岳文胜处长系统解读了省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 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文件精神,对企业自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省化肥“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协会当前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张金成会长发表了《重视安全环保节能,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提升山东化肥行业影响力》的重要讲话。详细分析了我们当前面临的几大突出问题:一是产能过剩问题;二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三是安全环保欠账较大问题;四是企业间沟通存在障碍问题。为了山东化肥未来更好更强的发展,张会长建议大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二、强化安全;三、注重环保;四、推进节能;五、积极应对产能过剩;六、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

    会议听取了杨春升高级顾问所做的《山东化肥工业形势及“十三五”转型发展任务》主题报告。报告包括八个部分: 一、“十二五”及去年行业发展的简要回顾;二、“十三五”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产能过剩;三、“十三五”化肥发展的几条原则;四、关于化肥总量“零增长”;五、全行业都要关注新型肥料;六、要重视化肥出口工作;七、关于化肥行业的绿色发展;八、做好“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工作。

    会议完全同意张会长和杨春升高级顾问的报告。会议认为: “十二五”这五年,尽管我省化肥工业始终处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但全行业锐意创新、调整前行,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在十分不利的竞争环境下,山东化肥不仅确保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而且各方面工作均有很大发展,取得不少新成绩。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无论有再大的压力、再多的困难,开局工作必须做好。要把握好化肥总量零增长这个大前提,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要把开发新型功能肥料当成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配合商业模式创新打开市场。因厂制宜开发煤基多联产及其它关联产业。严格各项工作标准, 全面分析和对标成本构成的各个方面,找出差距,努力补短板、降成本。积极推进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治理环境污染和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化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光荣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日迎来化肥产业的全面复苏。 

(协会秘书处) 

重视安全环保节能,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提升山东化肥行业影响力 

山东省化肥工业协会会长  张金成

 
    去年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协会换届,参加了各种行业交流会议,组织召开了专家委员会会议,不断尝试新的信息化工具,开通了微信群和协会网站(sdhfxh\sdhfgyxh),开展了“山东化肥行业对标助推转型升级活动”,编制了《山东省化肥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完成了社会组织现场评估等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在省内社团组织中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经省民政厅批准,在第一届山东社会组织总会成立大会上,我们协会凭借多年来在行业内的丰富积累和影响力优势,当选为山东社会组织总会的副会长单位。 

    目前国内化肥产业发展极不均衡,西部区域企业凭借优厚的资源、政策优势及近几年新建设的较为先进的生产装置,逐渐占据了市场的领导地位,而我省和周边省份作为传统的化肥生产区域,受原料供应价格、装置陈旧、技术工艺落后等不利因素的限制,再加上西部低价产品的强烈冲击,生存状况受到威胁。
 
    但是我们省内的企业逆势而上,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大力发展化肥、化工产业。华鲁恒升、金正大、山东联盟、山东瑞星、鲁西集团等企业陆续建成了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化工园区;各企业大力发展煤基合成气多联产,实施合成气深加工,并逐步拓展产业链,改善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华鲁恒升、山东联盟、山东瑞星等企业每年都有新的化工项目投入,华鲁恒升60万吨/年硝酸项目一期生产线成功达产,联盟化工在煤化工基础上发展了石油化工和生物化工形成了三大产业板块;山东瑞星建设了4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项目及80万吨尿素节能改造项目;郯城阳煤恒通建设了3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和3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鲁西集团的“退城进园”一体化项目,新上4#气化炉投运,目前投煤量已达1800t/d;金正大、史丹利不断开发新型肥料,金正大20万吨/年水溶肥项目2015年顺利达产,史丹利2015年开工建设60万吨/年新型生物、缓控释复合肥项目。综合协会的统计,2015年省内的企业无论是产量、能耗、盈利均比上年有较大提升,各企业大显神通,自我加压,为全国化肥企业带了个好头,继续发挥了领头羊作用。

    去年12月初,氮肥协会顾宗勤理事长来我省进行调研时指出:山东作为全国化肥生产重点省份,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当前经济下行、市场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山东的优秀化肥企业依然保持了积极的发展态势,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调整迅速,尤其在节能降耗、创新驱动、原料结构调整等方面各显神通,各尽其能,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发挥引领作用,为化肥行业做出了表率。

    但是我们当前依然面临着几大突出问题,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进一步凸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必须从发展理念、技术创新、资源节约、质量标准、安全环保、沟通协调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变革,走出一条适合化肥行业、适合山东区域发展的新型路子,推动化肥行业发展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的提升,实现化肥大省向化肥强省的新跨越。

    一是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化肥产能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所缓解,化解产能过剩取得初步成效,但传统产业产能扩张趋势和普通过剩的情况尚未根本化解。2015年,中国化肥在零增长的背景下,产能过剩问题再次积聚爆发,1-9月份化肥(折纯)总产量达到5700万吨,同比增长8%;尿素总产量2570万吨,同比增长8%;磷肥总产量1500万吨,同比增长13.7%;钾肥产量434万吨,同比增长4%。

    近年来西部原料优势地区尿素新上装置陆续投产,截至2015年底,全国尿素总产能约为8750万吨。就尿素本身而言从初期的高额利润,到后期的扎堆上马,也构成了尿素行业更为激烈的成本竞争。进入2016年,尿素国内市场弱势占据主导。据悉当前已有企业出厂价格跌至1250-1280元/吨,尽管各企业采取了种种措施,但下游仍以观望为主,加上国际行情需求萎缩,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已经创出新低。

    目前国内有生产许可证的复肥企业近3400多家,产能约2亿吨,山东省内约650家,总产能约2000万吨。山东省和全国市场的运行相吻合,由市场运行平稳,到遭遇市场低迷。

    过剩产能不但浪费大量资源,放大了市场风险,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种境况下,扶持产业的政策却在一个个退出,除了淡储政策还在执行之外,此前的电价、运价、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几乎统统取消,而另一头产能过剩的矛盾却日益突出。2014年中国化肥总量自给率达到112%,除钾肥外,氮肥和磷肥均过剩突出。其中,氮肥2014年自给率达123%,磷肥2014年自给率126%。而从全球看,未来5年过剩的矛盾还将日益突出,有关部门预计2015-2019年全球化肥消费增长率8.7%,而产能将增长16%,过剩高达3300万吨。当前出口形势已经处于被动地步,走量不走价,过大港存量制约出口谈判,这对于一贯依赖国际市场化解过剩压力的中国化肥企业而言无疑于“压力山大”。

    化肥行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还将经受一次次大的洗牌,未来要么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要么产能进一步过剩,企业间死拼,而产能过剩也意味着价格一定时期内上涨概率不大。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企业竞争力不强、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精准施肥做不到位,安全环保问题突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几大影响要素。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创新能力不强,国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创新放在首位。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关键还要依靠创新战略驱动。目前,化肥行业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虽然进行了创新研究和培育,但是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与国外化肥大公司相比,大部分企业还集中在传统的产品上,无论是技术上、设备上、还是经营理念上,一直没有较大的创新突破,显现出发展后劲动力不足的劣势。

    三是安全环保欠账较大问题。国内化肥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差距大、技术装备复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尽管许多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环保节能管理体系,技术装备较为先进,有的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还有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环保管理水平比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环保隐患。有的企业安全环保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污染不治理、隐患不排查,有的企业甚至为利益驱动违规生产、存储、违规排放,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产生恶劣影响。

    四是企业间沟通存在障碍问题。在当前社交媒体、信息化工具先进的前提下,省内企业间的沟通却并不多,尤其是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企业间的有效沟通更少。我们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大家各自为战,仓促应对,往往不能抓住最有利的时机,被市场、政策等因素牵着鼻子走,被动接受,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摒弃小利益,考虑大战略,发挥大智慧,跳出局限、跳出行业,站在更高的层面考虑沟通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实现真正的无缝对接和协同发展,提高整个山东化肥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当前经济形势日趋弱化的状态下,对化肥行业的考验更加严峻,为了山东化肥未来更好更强的发展,建议大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行业内、企业内建立创新机制,制定创新管理办法,营造创新氛围,提倡全面创新、全员创新,提倡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同步协调,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围绕制约安全环保节能的关键技术开展攻关,集中力量开发一批能源节约技术,污染物零排放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等,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环保材料,重点针对长期困扰行业的环保难题,突破化工、化肥等行业的高难度废水、废气处理等技术难题,提供高效节能、清洁环保的关键技术装备和服务,实施提升能效、清洁生产资源技术利用等技术改造,有效解决行业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的重点与难点,形成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二、强化安全
 
    认真学习贯彻《安全法》,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标准,增强主体安全责任意识,把安全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让安全环保节能成为行业的自觉行为。对任何触碰安全红线的行为零容忍,强化责任落实,抓基础管理,抓过程管控,抓跟踪落实和现场验证。不断增加安全投入,通过强化本质安全,注重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控等有效手段,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

三、注重环保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全行业要充分认识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企业环保发展理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强化清洁生产,努力走出一条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新路子,推进山东化肥由大向强跨越。

四、推进节能

    深入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节能降耗是企业生产经营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要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改进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节能管理机构,健全能源定额考核制度;新上项目前,注重同步进行节能降耗规划,优选节能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化设备基础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对高耗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优化工艺运行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强化全员节能降耗的意识,积极鼓励小改小革和技术创新,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始终贯穿到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中。 

五、积极应对产能过剩

    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就是有效的应对和改善产能过剩的局面,最终是“剩者为王”,这个剩的含义很深,只有规模大、成本低、竞争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优势企业最终能活下来。化肥、化工企业在当前安全、环保的高压形势下,原来那种大干快上、扩大产能、资金拉动的方式很可能在今年遇阻,新建、再建项目估计很难得到批复。

    我们要重新定位市场走向,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循环型生产体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抬高行业准入门槛,主动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与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形成落后产能退出的常态机制。深入研究国家政策,满足国家产业发展要求,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研发新型适用新产品上下功夫,积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努力实现由原来的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从销售产品向“销售服务”转型,从传统营销模式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转型,从扩大向“扩优”转型,以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关注焦点,贯彻实施全新的安全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保持山东化肥的引领性和先进性。

六、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

    创建“开放、共享、合力、共赢”的信息沟通理念,建立有效沟通的机制,理顺畅通、有效、即时的沟通渠道,既能相互协调,又能相互促进,既能抵御风险,又能体现多赢,关键是还能增进友谊,加强合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区内协同,行业领先”。

    充分挖掘山东化肥协会网站平台的应用价值,使之不但作为宣传协会和企业的平台,更要作为我们互通信息的有效工具,发挥综合功能,实施企业新闻的发布、统计信息的汇总、产品上线的推广、最新资讯的交流、相关问题的互动等。并可授予理事会单位之间一定的权限,既能借鉴同行业好的做法,又能保障区域发展的总体优势。利用好微信媒介的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功能,进行时效性信息的传播传递,搭建一个小型、实时的多媒体传播平台,提高参与热情,促进信息的传递。继续坚持以定期简报和《山东化肥信息》月刊的形式进行有效信息的沟通,保障同行业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的透明公开。

    发挥我们的区域性优势,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同行竞争与合作,针对产品、企业、行业、问题,综合把脉诊断,确保区域发展的合理性与前瞻性,对共同研究提出的建设性观点和建议,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呼吁,提升山东化肥的行业影响力。

    2016年,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积极应对困难和压力,抓住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战略机遇,科学谋划,推进发展,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按照协会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原则要求,立足化肥,走出化肥,既要看到机遇所在,认清大势,从容应对,又要看到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复杂多变性,还要看到当前及未来时期的深刻变化,才能利用好机遇、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高质、高效、持续的发展。2016年协会将会积极开展工作,让山东化肥协会为化肥企业助力,成为山东化肥乃至全国化肥的好帮手、好平台,更多更好地服务企业,为化肥行业的发展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东化肥“十二五”发展及去年情况的回顾

 
    “十二五”初期,面对中西部地区利用廉价煤炭资源兴建众多大型化肥装置,缺乏原料和资本支撑的山东化肥工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中小企业起家的山东化肥企业没有能力与国家级企业集团去争地盘、拼资源,最现实的是集中人力和财力,搞好“根据地”建设,培植主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在十分不利的竞争环境下,山东化肥不仅确保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而且各方面工作均有很大发展,取得不少新成绩。

    2010年以来我省先后退出尿素企业9户、碳铵企业12户,矿法磷肥企业5户。氮肥企业总数由2010年45户减少为目前的24户,以磷矿为原料的磷肥企业由 13 户减少至8户,行业集中度大为提高。

    陆续建成鲁西化工、华鲁恒升、山东联盟、瑞星集团、金正大集团等若干在全国有影响的化工园区。企业利用迁建入园的机会,采用先进科技成果提升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提高安全、环保设施标准和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采用非无烟煤纯氧加压气化的合成氨产能超过26%。

    企业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行农化服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研发拓展和增加基础肥料的施用功能,开发了缓控释肥、滴罐喷罐用水溶肥、有机-无机肥等多系列新型功能肥料。利用互联网+创新农资经销模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基础肥料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新型功能性肥料市场风声水起,受到农民的欢迎。

    企业以洁净煤气化为龙头,大力发展煤基合成气多联产,实施合成气深加工。“十二五”以来累积建成甲醇产能643万吨(氮肥企业内390万吨)、硝酸125.5万吨、三聚氰胺34.8万吨、双氧水47万吨、DMF37万吨、醋酸150万吨、醋酐13万吨、醋酸乙酯20万吨、醋酸丁酯35万吨、己二酸16万吨、甲酸35万吨、丁辛醇95万吨、聚氯乙烯10万吨、己内酰胺10万吨、山梨醇35万吨、维生素C 1.8万吨,许多企业形成肥化各半的产业格局。华鲁恒升5万吨乙二醇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达产达标。山东联盟5万吨乙撑胺项目完成工业化成果鉴定,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累了进一步开发精细化工产品的经验。还有不少企业的多联产项目取得可喜的成果,非化肥产品盈利己占到行业总盈利40%以上。

    省化肥协会对2015年经济运行指标的调度数据显示:

    全省生产合成氨795.2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产17.49万吨,增长2.25%;比2010年700.62万吨增长13.5%。

    生产氮肥547.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2万吨,降低0.22%。主要是碳铵产量下降、商品氨量增加所致;比2010年494.95万吨增长10.6%。

    生产尿素(实物)1059.7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产18.03万吨、同比增长1.73%;比2010年947.84万吨增长11.8%。

    2015年生产磷肥88.53万吨(折纯),同比降低0.64%;比2010年102.41万吨降低13.6 %。

    生产磷铵(实物)29.51万吨,同比增长6.86%;比2010年37.42万吨降低21.1%。

    生产磷酸基三元肥(实物)484.1万吨,同比下降1.9%;比2010年516.99万吨降低32.9%。

    全省吨氨综合能耗1267千克标煤,同比下降 32千克标煤;比2010年1335千克标煤,下降68千克标煤。

    尿素完全成本1464元,同比降低112元;比2010年1670元下降206元。

    24户氮肥厂,2户停产或搬迁;9户亏损,亏损额5.66亿元;13户盈利,盈利额34.24亿元;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含非化肥产品)28.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9%。矿法磷肥实现盈利5.75亿元。

    行业主体虽然实现了业绩增长,但回暖只发生于调整行动较早的企业和部分地区,盈利高度集中在少数骨干企业身上,非化肥产品盈利占很大比重,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深陷亏损境地。行业整体走出低谷还有很长距离,后期市场压力仍然很大。           
  
 (杨春升主题报告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