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

会员注册会员登录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2024年第9期

新闻分类:化肥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9-13

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第八届二次理事会成功召开


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第八届二次理事会9月4日在石家庄召开。参加会议的协会领导有:协会会长尤加强、副会长谢海素、副会长范秀凯等。协会副会长单位华鲁恒升、万华化学、鲁西化工、明泉集团、联盟化工、瑞星集团、鲁北化工、史丹利、施可丰、金正大等均派代表到会,二十多家理事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山东巴顿、重庆川仪的两位监事列席会议。

副会长谢海素作了理事会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工作报告,介绍了近一年多理事会的工作情况,协会自去年7月份顺利完成换届以来,认真完成省委、省府、化专办等有关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日常工作开展顺利。一是协会组织召开理事会及各类专业会议;二是完成政府各有关部门委托的多项工作;三是进一步推动全行业智能化提升改造工作;四是做好碳足迹评价工作;五是扎实做好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她在报告中明确了今后的行业发展工作思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努力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发挥骨干企业竞争优势,凸显化肥新产品的新质生产力价值,提高企业综合服务能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副会长范秀凯作了《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行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里明确指出,研发和推广新型功能性肥料,就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更加注重发挥新型功能性肥料的积极作用。当前各类新技术的共同发展,推动了农业化学品的营销进入一个按需求精准供给的智能新时代,由卖产品正在转为卖服务。煤基精细化工产业要向高端化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采取工艺优化、二氧化碳资源化、新能源耦合发展等措施,不断推进化肥行业能源转型。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协会专家委员会组成人员调整的议案。

协会会长尤加强做了会议总结发言,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各家化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强调了协会工作的重要性。在行业发展方面,要依靠创新,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关键产品攻关,推动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延伸,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产品体系。

各家理事单位代表积极发言,对今年及以后的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畅所欲言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协会秘书处)


第十二届冀鲁豫皖晋苏六省化肥行业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9月4日,第十二届冀鲁豫皖晋苏六省化肥行业发展座谈会在河北石家庄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河北省氮肥工业协会、河北省硫酸磷复肥工业协会、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江苏省化肥协会联合举办,六省协会的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我省协会会长尤加强、副会长谢海素、副会长范秀凯及来自企业的4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与会嘉宾240余人。

东道主河北省氮肥工业协会执行会长白彦其向大会致欢迎辞,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我省协会副会长范秀凯作了题为《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介绍了山东化肥和煤化工行业近年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做的几项工作:一是总量控制成效显著,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大力推广新型高效肥料,强化绿色环保,保障粮食安全;三是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推进化肥产业链健康发展;四是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全方位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五是不断提高行业能效水平,做好产品“碳足迹”核算,积极推进节能降碳工作。

下一阶段,全行业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心系粮食安全大局,继续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依靠新质服务,加快功能性肥料由产品导向朝服务导向转型;依靠创新发展,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延伸;做好绿色减碳这篇大文章,推进化肥行业能源转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坚守安全生产红线。他最后强调,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选好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化肥这个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做出行业应有的贡献。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秘书长杨奇申发言中提到,河南省氮肥行业生产稳定运行,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持续回落,企业效益同比有所增长。同时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数字智能化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杨秘书长认为企业要具备新颖性、前瞻性、高值性,要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原创研发上下功夫,降低碳排放、实现碳平衡。

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秘书长纪云功介绍了全省化肥行业上半年生产基本情况,全行业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快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协会将继续协助政府服务企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推进化工节能减排,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地方标准制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实现化肥行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毛宝琪介绍了协会今年以来的工作和行业工作情况,分析了山西省化肥行业目前面临的诸多困境与挑战。未来,行业需要不断创新、转型升级,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化肥行业健康发展。

江苏省化肥协会名誉会长秦志强向大会介绍了江苏省石化、化肥行业运行情况,他表示行业需从几方面继续努力: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在节能环保技术、新肥料品种开发、农化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建设行业诚信体系,提升行业企业产品质量和信用管理水平,倡导诚信经营的良好风气;推进建立化肥行业全产业链追溯体系标准,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共治相结合,提升中国化肥行业整体形象。

山东三家企业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介绍了卓越制造体系、智能制造等方面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万华在技术上的前瞻性、先进性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扬。复禹水务工程(上海)有限公司、长春东狮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代表分别向大会做了技术推介。

本次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报告精彩纷呈,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协会秘书处)


能耗双控加速转向碳排放双控


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简称《方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节能低碳处翁慧告诉记者,该《方案》的发布,意味着我国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相关工作进一步提速。

翁慧表示,《方案》提出将碳排放指标及相关要求纳入国家规划,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并对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进行统筹部署,为石化化工行业更好地开展碳排放双控工作提供了思路和行动指南。

记者了解到,此次《方案》提出,要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还要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诸多方面与石化化工紧密相关。

对于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翁慧表示,2021年,石化联合会成立了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并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工作。“但石化化工行业产品众多、工艺复杂,在完善行业碳排放核算机制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需尽快摸清碳排放底数与减排潜力,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和预警。”翁慧说。

针对《方案》提出的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如要“在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翁慧表示,在2021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中,石化化工行业就被纳入了试点范围,行业企业在申报新建项目时,基本都编制了能评报告、环评报告和温室气体评价报告,但报告编制体例及具体内容尚无统一依据。今年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石化联合会也将密切配合主管部门开展石化化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或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

记者梳理发现,在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方面,《方案》提出,要按照急用先行原则,聚焦化肥、氢、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煤化工等重点产品,组织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对此,翁慧表示,石化联合会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正在组织相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开展氢、甲醇、合成氨、聚氯乙烯、工业硫酸等重点产品碳足迹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同时推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立项工作。(郁红) 


强化“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方案发布


国家发改委等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简称《方案》)提出,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

《方案》还提出,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

为此,《方案》明确了16项重点任务。其中,在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方面,《方案》提出,加快推进电力、煤炭、纺织、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及制修订,制定温室气体审定核查、低碳评价等相关配套技术规范,同时制定面向园区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标准。

在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方面,《方案》提出,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研究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研制碳标识相关国家标准。

在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方面,《方案》强调,开展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余能利用、甲烷减排与利用等典型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标准研制工作。条件成熟时,推动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纳入国家标准体系。

此外,《方案》强调,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清除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量化与核查、相关术语等通用标准。抓紧构建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地质封存全链条标准体系。同时,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该《方案》的出台是国内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一个前期准备。因能耗标准计量体系与碳排放标准计量体系有所不同,因此,在“十五五”期间,要实现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型,完善碳排放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十分必要。(郁红)


化工新材料创新发展应突出“四个聚焦” 


发展化工新材料已成为石化行业转型的重点趋势,未来化工新材料发展需突出“四个聚焦”抢占技术制高点。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7年至2023年,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已从64.2%增长至82.7%。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化工新材料在高端技术创新、产品结构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傅向升强调,未来化工新材料发展关键在创新,应突出“四个聚焦”抢占技术制高点: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工程,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巩固、升级产品的稳定性,为高端化工产品产业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聚焦需求量大、应用面广、有较好技术基础的重点化工新材料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攻克“卡脖子”难题,提升高端产品的自给率;三是聚焦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引领性创新的新跨越;四是聚焦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集聚化发展,各地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以化工园区为载体,引导推动企业集聚发展,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建链,继续培育打造专业分工明确、协作紧密、集聚度高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认为,我国化工新材料创新发展应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产业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化工新材料和配套原材料供应瓶颈,增强自主保障能力。其中,在电子化学品方面,行业应抓住机遇,加快推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用光刻胶及关键原材料、5G用关键材料、CMP材料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提高产品自给率,同时对于湿电子化学品、封装材料等国内已有一定生产基础的产品,进行产品优化升级和规模扩大。此外,行业也要面向科技前沿,积极布局超轻碳纤维预浸料、仿生合成橡胶、柔性基材等未来材料和量子技术,为未来竞争积累优势。(丁青松)


氢能规模化发展需坚持“长期主义” 


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石油化工、煤化工、氢冶炼和氢储能领域企业纷纷布局氢能工程。当前,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实现大规模应用才是氢能发展的最终目标。在近日举行的氢能产业全球化发展国际高端对话上,与会专家认为,氢能规模化发展仍需坚持“长期主义”。

“我国氢能产业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科技攻关,21世纪前十年的工业发展,近十年已初步形成了制氢、储氢、输氢、用氢的全产业体系。未来,氢能将从二次能源转为一次能源,成为中国的主体能源之一。”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原参事徐锭明说道。

中国石化发展计划部(新能源办)氢能项目室经理李家强表示,氢能产业已成为全球能源领域投资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我国在氢能制备、储运、应用方面已初有成绩。

他指出,在氢能制备领域,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共建成运营可再生氢项目58个。去年,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项目光伏并网发电;新疆库车万吨级规模化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所制绿氢就地供应塔河炼化替代天然气。在氢能储运领域,我国正推动氢能长距离、大规模输送体系建设,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已建成运营氢气管道总长度超150千米,中国石化“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氢能应用方面,氢能产业的支持主要还是侧重于氢能交通领域,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建成474座加氢站,约占全球部署的1/3,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1.7万辆,占全球氢车总量的1/3。其他领域用氢稳步推进,化工、冶金领域加快规模化示范,能源领域应用稳步推进。

“制储输用”是氢能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虽小有成就,但距离大型规模化应用仍有差距。

“持续创新、迭代升级是氢能发展的第一要务。”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新源动力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刘常福说道。他指出,在制氢领域,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等不同的技术路径互相补充,为氢能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氢能;在储运氢领域,长距离大规模运氢已成为可能,掺氢进入应用阶段,纯氢管道输氢已见眉目。在短距离终端用氢上,长管拖车运输已经被普遍应用,未来四型瓶大规模应用可进一步降低用氢成本。在用氢领域,氢能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是商业化突破口,氢能汽车可实现零排放无污染、续驶里程大于400千米、燃料加注小于15分钟、在零下30摄氏度也可正常使用。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氢能发展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他进一步指出,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仍面临成本高、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加氢站的规模远不足以支撑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发展。氢能基础配套设施发展也滞后,氢能建设和运营必须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无法实现自我盈利。未来,氢能汽车的电堆系统体积比功率密度、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技术,以及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燃料电池模块和系统部件的规模化开发将继续创新突破。他还强调,除交通领域之外,应该积极拓展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如氢冶金、氢化工、氢炼化等传统产业的加氢脱碳将会大大促进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

刘常福最后提到,全球氢能的商业化大规模应用仍然是比耐力的“马拉松”赛,要坚持“长期主义”,只有坚持纯市场化,氢能产业的发展才能迎来真正的未来。他还预测到2027年至2030年,氢能将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曹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