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8期
新闻分类:化肥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8-14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将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作为石化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聚焦做好重点产品、做精重点技术、做强重点企业、做优重点园区,打造高效绿色安全融合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这是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的总体思路。
《方案》强调,到2027年,石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攻克一批关键产品,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一批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能效水平显著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培育5家以上创新引领和协同集成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5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建20家以上以精细化工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发展体系。
为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案》围绕实施有效供给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安全环保技术改造行动、实施创新体系完善行动、实施强企育才行动、实施产业布局优化行动、实施发展环境改善行动等六大重点任务,提出17项具体措施。
在实施有效供给能力提升行动方面,《方案》强调要推进传统产业延链、加快关键产品攻关、促进优势产品提质,并特别设置了“产业延链工程”专栏,提出石化、煤化工、盐(矿)化工、生物化工产业链延伸重点方向。其中,石化行业要重点做好烯烃、芳烃的利用,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聚氨酯等。煤化工行业要重点发展煤制可降解塑料、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高附加值新品种,做好甲醇、烯烃的高值利用等。盐(矿)化工行业要重点加强氟、硅、磷等矿产资源的高值利用。生物化工行业要重点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生物基材料体系,强化与石化、煤化工、盐(矿)化工等产业耦合,形成对现有化石基材料的有效补充。
在实施安全环保技术改造行动方面,《方案》提出,推动技术改造、强化标杆引领,并设置了“安全环保智能化技术提升工程”专栏,鼓励发展安全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引导行业提高装置运行效率、绿色安全水平和精益化服务能力。
在实施创新体系完善行动方面,提出要布局建设创新平台、推进中试项目落地、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其中的“精细化工中试平台建设工程”专栏提出要鼓励地方聚焦磷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精细化工低危化高效化生产共性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中试平台建设。
在实施产业布局优化行动方面,提出推动园区规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的“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工程”专栏提出要明确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进入化工园区相关要求,着力打造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化工园区。
此外,在实施强企育才行动方面,提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中小企业、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在实施发展环境改善行动方面,提出要加强服务保障、强化宣传引导、实施责任关怀、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王俪锦)
聚焦六项任务 培优塑强化工新质生产力
近日,工信部等多部门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明确了发展路径,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石化化工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将精细化工作为石化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主攻方向,着力强链群、优结构、促转型,加快推动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山东将聚焦六方面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落实落细。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提高有效供给能力。研究制定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分类细化提出各个细分行业的发展方向、转型路径、产业布局和任务目标,充分发挥石化、煤化、盐化、生物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延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光刻胶等电子化学品国产自给率,扩大试剂助剂、水处理和油田化学品、黏合剂等专用化学品在下游应用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鼓励优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生产,发展高性能、特种功能型涂料。
二是强化技术创新,培育转型升级动能。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院所积极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推动创新资源整合集聚。组织精细化工上下游企业、配套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揭榜挂帅,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大关键共性技术输出,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举办高端化工产业新技术、新产品专题推介会,促进企业和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精准对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的协同攻关、验证、应用。
三是实施强企育才,厚植产业发展根基。加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和行业细分研究,组织传统化工企业对标学习,强化产业链纵向衔接配套和横向协同联动,加快向专用化、功能化的精细化工产品战略转型。强化企业管理和质量兴企、品牌发展、双招双引等战略,按照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要求,不断提升精细化发展水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引导省内高校加强精细化工领域学科建设,完善高校、企业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推进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四是提升园区能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十有两禁”要求,加强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园区扩区优化调整,为项目落地拓展空间。加强园区规划引领,精心编制产业链“一园一图谱”,推进基础化工原料生产企业与精细化工企业联合布局、协同发展。加强安全环保、节能降碳等方面技术改造,推动专精特新的中小精细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加快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建设。
五是加快设备更新,提升安全环保水平。贯彻落实《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鼓励精细化工企业对标行业标杆,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主要目标,加快控制系统防爆抗爆改造、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设备低风险替代、危险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提升关键环节数字化水平,提高装置运行效率和精益化服务能力。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加快绿色工艺、绿色产品以及先进共性技术在传统工艺和装置中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积极参加绿色石化工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认定工作。
六是强化服务保障,改善产业发展环境。落实高端化工产业链“链长制”协调机制,围绕土地、能耗、煤耗、污染物排放、碳排放等指标,加大对精细化工领域重点项目保障支持力度。(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以水资源刚性约束激发节水产业发展动力
加快发展节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节约用水条例》、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内在要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4〕89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提出推进节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其中,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管控,对扩大节水市场需求,激发节水产业发展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严格的节水指标与标准管理,推进节水产品装备制造的升级换代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建立健全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完善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对地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关键指标进行管控。
《指导意见》围绕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出要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加强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管理,严格控制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用水量。节水指标管理从区域层面管住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的上限,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项目建设,禁止新建并限期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水产业项目,推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采取节水产品装备,对不符合要求的已建项目进行工艺节水改造。同时,《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等不同层级的标准体系,推动节水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鼓励企业制定更加严格的企业标准。节水标准从用水者角度管住用水强度的上限。此外,《指导意见》还要求实施更加严格的用水定额和产品水效强制性国家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地方、企业标准,持续推进用水产品水效领跑者遴选等工作,不断提升节水产品装备制造的质量和水效等级,促进节水产业不断朝着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
二、以实施供用水精准计量管控,推动用水监测计量设备的高质量供给
加强取用水监测计量管理,是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内容。实施供用水精准计量管控需要健全监测计量体系,监测计量设备的先进精确程度决定着节水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用水单位和个人取用水量达到一定规模以上时,就应安装取水在线监测计量设施,相关部门还应实时掌握这些设施的监测计量结果,并据此进行取用水的监督管理。
《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用水计量监测管理,要求完善取用水计量监测和量值溯源体系,推动供用水在线计量和管网漏损在线监测,对不同水源、不同用途的供用水分别计量。同时,《指导意见》要求在高耗水企业、工业园区、大中型灌区等开展用水智能化管控,强化数字赋能,促进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与水系统管理技术深度融合。这些举措将扩大用水精准监测计量设备设施的需求规模,鼓励吸引更多企业投入相关领域研发和生产,提升智能化、数字化用水监测计量设备设施供给水平。
三、以强化重点用水单位监管,推动节水管理服务模式的探索创新
用水户是节水主体。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就要发挥用水户节水的主体作用。无论是农业灌溉用水户、工业企业用水,还是城市居民和公共机构用水户,都应具有节水意识,积极、主动采用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产品装备或工艺,提升节水水平。
《指导意见》对加快节水服务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要求在高耗水行业和领域全面推广合同节水管理,鼓励探索节水管理模式创新。火力发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等高耗水工业企业及园区要强化水平衡测试服务,推进冷却系统改造、工艺流程再造和智能系统和管控。同时,《指导意见》要求促进节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培育一批提供节水设计咨询、系统集成、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数字化改造等综合解决方案的第三方服务企业,等等。这些措施必将引导和推动节水服务企业不断开展节水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进一步提升节水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综上,《指导意见》通过贯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从严格节水指标与标准管理、实施供用水精准计量管控、强化重点用水户节水监管等方面,形成节水产业发展的激励和倒逼机制,激发节水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强化节水产品装备和监测设备供给,提升节水管理服务水平,有力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张旺,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五化”协同推进磷化工高质量发展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风、光储能的快速发展推动磷系材料产能高速扩张,磷化工产业前景广阔。”在近日召开的2024中国(贵州)磷化工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指出。
磷肥自给率超100%,夯实磷化工发展根基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磷肥产品生产、消费及出口大国,排名世界第一。自2007年以来,国内磷肥的自给率一直维持在100%以上。2015年,国内磷肥产能2370万吨(以P2O5计,下同), 产量1795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全球总量的40%。”王孝峰介绍说。
近年来,100%的磷肥自给率也为磷化工发展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磷肥产能2170万吨,产量1615万吨,表观消费量1210万吨;出口405万吨,同比增长22.8%。2023年,国内磷化工(除磷肥外)行业总产能实物量约1600万吨,产量1200万吨。其中,黄磷、热法磷酸、饲料级磷酸钙、六偏磷酸钠、三氯化磷等产能呈下降趋势;湿法精制磷酸、三聚磷酸钠、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产能增长较快,这表明传统磷化工发展相对稳定;热法磷酸产能减少,湿法磷酸产能增加,磷酸总产能呈增加态势。此外,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新兴磷化工发展迅猛已凸显过热。
“五化”协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是产业集约化、产品高质化、生产绿色化、管理数字化、布局全球化等‘五化’协同发展。因此,行业要打造磷产业集聚区,实现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王孝峰说。要实现上述目标,一要资本整合,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本扩张,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二要技术整合,汇聚行业内外技术资源,形成技术创新合力,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三要人才整合,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四要市场资源整合,通过合作、联盟等方式,共同开拓市场,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王孝峰还强调了上下游协同的重要性。磷矿企业与磷肥、磷化工企业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供应。上下游企业要共同投入研发,推动磷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开展市场营销合作,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开展环保合作,共同推进磷产业绿色发展,实现废水、废气、废固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要通过兼并重组、产业协同等方式,优化磷化工产业链条,提高整体竞争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还要向上游延伸,加强磷矿资源的勘探和开采管理;向下游延伸,拓展磷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更要积极推动磷化工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更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此外,还要推动磷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磷系新能源材料,要抛弃大化工产业的思维,积极关注技术发展和产品的更新迭代。探索磷化工产品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企业还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磷产业全球化布局和发展,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姜小毛、曹阳)
我国氢能供需规模保持平稳
7月25日,中国氢能联盟2024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暨氢能专精特新产业大会上,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3)》。《报告》聚焦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系统梳理了2023年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我国2024年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氢能产业稳中求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氢能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产业发展基础性制度体系,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出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底,全国氢气产能超4900万吨/年,产量超3500万吨,同比均增长约2.3%,主要作为合成氨、甲醇,以及炼化等工业过程中的中间原料。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和工业副产氢仍是我国氢气供应的主要来源;电解水制氢稳定发展,产能45万吨/年,产量约30万吨。
世界氢能发展方面,氢能产业发展战略不断更新,氢能产量保持增长态势,氢能国际贸易加快部署,国际氢能价格持续下降,多元场景试点加速落地,关键核心装备迭代加快。我国氢能发展方面,各地陆续出台氢能指导政策,氢能供需规模保持平稳,国际合作模式加速探索,清洁供给体系逐步完善,多元应用加快创新发展,自主研发水平显著提升。
展望2024年,《报告》提出中国氢能产业要强化政策引领,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强化示范推广,有序推动多元化产业化;强化合作交流,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氢能在支撑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与《报告》编制的北京国氢中联氢能科技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产量稳步增长;但在关键技术与装备方面,我国整体处于“跟跑”阶段,且核心技术自主化等方面也存短板。未来应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用氢成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绿氢大规模制取和就地消纳、研发大规模储运技术等方面加快突破。(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