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

会员注册会员登录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2017年第9期

新闻分类:化肥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17-09-12

 中微量元素肥面临发展机遇

 


当前是中微量元素肥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并且可以成为肥料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

从国内外情况看,中微量元素肥在全球有着广阔的前景。全世界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达25亿公顷。很多国家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微肥来补偿种高产作物造成的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的缺乏。权威部门估算: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在缺素临界值以下的比例为:63%,镁53%,硫40%,硼84%,铁31%,锌42%,锰48%,铜25%,钼59%,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微量元素缺乏的耕地面积增加近1倍。

当前,肥料产业发展的总量受到限制,但以产品创新为驱动的结构性增长机会仍然存在。特别是着眼于营养提高、功能改善、减量增效、土壤改良、环境友好等方面需求的新型肥料和特种肥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微量元素在肥料中有四种使用方法:第一是在复合肥料造粒过程加入中微量元素。酸性复合肥料可促进微量元素有效性和增加作物对肥料养分吸收和肥效。第二是灌溉施肥。把微量元素肥和酸性NPK肥料掺入灌溉水中,可促进微量元素肥均匀分布,均一混合,提高微量元素养分在干旱土壤中的有效性和作物吸收。第三是把微量养分肥料颗粒与NPK颗粒肥料混合。第四是用液体或固体微量养分包衣NPK颗粒肥料颗肥料。虽然技术发展很快,但是还存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

中微量元素费的应用要注意五个问题。第一,根据土壤丰缺情况和作物种类确定施用。第二,根据缺素症状对症施用。第三,含量小且用量小,施用量需精准。第四,存在最优投入量,理论计算困难,需靠实验研究。第五,测土施肥数据体系补充完整和大数据的应用。目前,化肥行业面临环保升级和营销升级的双重关口。化肥生产企业可以中微量元素为切入口,提升传统肥料价值。同时以中微量元素肥料推广应用为关键环节,提高农化服务水平。

肥料包装的标识将面临一次大的突破,中量微量元素有望不再隐身。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完成《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以及《肥料分级及要求》的修订上报稿。此次修订版《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解除了对中微量元素的标识限制。新方案除了保留《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为强制性标准外,所有肥料产品类(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标准都要变更为推荐性标准。本次对《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修订中,最重要的是针对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的问题,由之前的不允许标明修订为可以标明;另外还参考了国际标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惯例,结合中国肥料的实际情况以及现行的GB 18382-2001标准实施以来收集到的反馈,对肥料标识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标识内容、标签、质量证明文件、字体字号等有细致的规定,更适合中国肥料市场的特点,有助于规范肥料市场、促进产业进步的作用。

《肥料分级及要求》国家标准为首次制定,适用于各种工艺生产的各类有机肥料、化学肥料或者由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制成的商品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本标准将肥料分为生态级肥料、农田级肥料和园林级肥料三个级别,给出了各个等级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试验方法等。生态级肥料可用于生态级作物、农田级作物和园林级作物,农田级肥料可用于农田级作物和园林级作物,园林级肥料只能用于园林级作物。

制订《肥料分级及要求》国家标准的意义有三点:一、在明确提出各类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和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肥料进行分级,以期控制有害物质通过肥料进入土壤和食物链的途径、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二、按照有害物质的含量分级指导建立分对象施用等安全施肥规则;三、确保肥料可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污染原料的非预期使用;四、提高中国肥料安全质量水平,提升生产企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           (李宝、王洋)


 

  我国BB肥发展能否迎来黄金期

 


BB肥发源于北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科学施肥的发展引进国内,并从2010年左右开始在我国得到较大面积应用。近10年,BB肥产业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BB肥的实物总产量已经从10年前的200万吨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500万—2000万吨。在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区域,BB肥的实物消费总量占到当地区域用肥总量的80%左右。

    三大因素制约我国BB肥发展

    尽管国内BB肥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起步,但其发展速度低于预期,发展程度也难称成熟,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制约。

 原因一:农业分散经营限制科学施肥水平

    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BB肥的出现和发展,始终紧紧围绕科学施肥这一核心命题。但是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客观条件明显提高了实现科学施肥的难度,也导致BB肥在我国很多农业产区推广缓慢。

美国平均单个农场主耕地面积为60009000亩,而中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几亩至几十亩,难以实现测土施肥的规模效应。BB肥企业生产必须考虑成本因素。一个配方,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有生产价值,配方太多,种类复杂,很难销售,而大批量生产又难以兼顾多种需求。

原因二:品质参差不齐破坏市场信任

    在国内,粒度分布范围宽、粒径大、均匀性差成为BB肥的特征。而国外优质的BB肥粒径控制一般在23.6mm90%,对各种单质肥原料的粒度也按此标准控制,而国产BB肥粒度控制范围为24 mm70%,同时颗粒钾肥粉末多的问题严重影响BB肥质量。粒径和粒型对BB肥的影响绝不能简单理解为对外观质量的影响,实际对肥料的利用率和均匀度影响较大。

国内土壤缺中微量元素是普遍现象,但BB肥行业真正针对性地开发和推广添加中微量元素BB肥的厂家仍然很少,很多企业仍陷于成本竞争的泥潭中。而且国内企业很少关注原料品种,只关注原料价格而对实际的性价比关注度不高。

   原因三:过度强调商品性背离BB肥发展规律

    如今,BB肥已经能够做到个别地块的特殊添加,能根据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功能性添加,成为了科学施肥的一种原料肥和基础肥。但过度强调其商品性,重产品不重服务,重价格不重价值的现象仍旧存在。

    BB肥的特性是散装和掺混,而国内以前没有散装的概念,还是在工厂里生产,包装成袋,这背离了BB肥发展的规律。BB肥是服务的终端产品,是提供服务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因为卖BB肥而去搞服务,反而是本末倒置。

    BB肥不仅是商品,更是社会化服务形式

    目前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以科学技术为主导,融合生产、营销和农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供应体系,该体系对于掺混肥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外的BB肥不仅仅是一个商品形式,更是一种社会化服务形式。国外BB肥发展模式是将配方、配肥、机械化施用紧密结合,如在50公里范围建一个配肥站,专业的配方设计机构将配方交给配肥站,配肥站将肥配出来后通过施肥机械施到田里。

这些实验室和配肥站主要使用国际标准化肥料,即尿素、磷铵、钾肥和专门为配肥所研制的特种肥料、有机质肥料。他们主要工作就是将这些原料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形成的地力报表进行补偿设计,并以满足作物生长规律为目标进行原料科学混配、施肥。可以说,在农业发达国家,测土、土壤报表分析、肥料配方的提出这一系列的技术课题都是具有商业价值的,最终形成的定制化BB肥是这些技术课题的最终成果。

现代农业呼唤BB肥回归服务载体

    BB肥是一种服务模式,而不是商品模式,服务是产品推广的先决条件。BB肥的发展不应走产业化、商品化发展的路子,应从社会化服务的角度着力,把BB肥作为科学施肥的有效载体,推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化肥零增长、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等政策的推行,农场主、种植大户的出现为讲求配肥智能化、施肥精准化、投入节能化的BB肥行业提供了丰厚土壤。作为规模农业的践行者,这部分人有较为先进的农业观念,对未来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他们重视农业科技,更加易于接受新技术、新产品。BB肥企业应该趁势抓住这一利好时机,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科研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工艺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体系,为规模化土地经营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测土配肥技术推广应用的落地,进一步认真做好田间科学实验,用实际效果“强力示范,以点带面,从面到全”,进而吸引大户,抓住区域,形成规模。     (徐 骞 徐晓磊 陈元邦)


 


 

脲醛缓释肥全程标准化

 


脲醛缓释肥料国标于2011年发布,今年推出的国际标准在参考美国、欧洲、日本关于脲醛缓释肥料标准的同时,也参考了国标。

此次国际标准的推出是顺应了国际化肥贸易的需求。脲醛缓释肥料有国际的标准,可以推进相关贸易的开展,而且制定国际标准也符合国内尿素缓释肥料产业发展的实现需要。2013912日,上海化工研究院和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制定《脲醛缓释肥料-通用要求》国际标准提案的申请。经过多方努力,20173月,ISO19670:2017肥料和土壤调理剂-脲醛缓释肥料-通用要求正式发布。

国内标准比国际标准早6年推出,顺应了国内产品市场规范的要求。不法企业将缓控释效果不达标甚至没有缓控释效果的肥料,也冠以“脲醛缓释肥料”的名号在市场上销售,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少量没有达到缓控释肥料标准的肥料流向国外,出现烧苗等不良效果,导致对中国缓控释肥料产品的恶劣影响,阻碍了中国脲醛缓释肥料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脲醛缓释肥料》化工行业标准(HG/T 4137-2010)于2011年颁布。

传统观念认为脲醛为代表的缓释肥是高档肥料,只能应用于花卉、草坪等的市场意识仍然很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推广和大田应用。大田作物生长期短,对肥料养分的释放要求与草坪、花卉等有很大差异,因此肥料的缓释材料、生产工艺、设备要求与目前的控释肥料生产有很大不同,降低成本、面向大田作物完全有可能。在未来,脲醛肥料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研究会成为重点,建立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为缓释肥料的高效应用、提高施肥效益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国际标准规定固体脲醛缓释肥料的通用要求、试验方法、标识和标签、包装、运输等多项标准,适用于纯固体脲醛缓释肥料,即脲醛(UF)、亚甲基脲(MU)、丁烯叉二脲(CDU)、异丁叉二脲(IBDU),不适用于含固体脲醛缓释肥料的氮肥混合物。       (郑涵予)


 

煤制乙醇,能否迎来规模化发展?

 


面对现代煤化工的窘况,煤制乙醇逐渐成为行业讨论的热点,煤制乙醇是否能够大规模发展?

  市场需求有限

  目前乙醇的下游有两大领域,一是工业乙醇,用于化工产品加工;二是燃料乙醇,用于车用乙醇汽油。调查发现,工业乙醇目前和未来的需求在100万吨级水平,且主要用来生产醋酸乙酯。同时,部分醋酸乙酯的企业又配套了乙醇原料,减少了外购乙醇的需求量。整体来讲,煤制乙醇不同于煤制油,间接法煤制油的主要产品为柴油,比例可以达到60%左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加工精细化工产品,而煤制乙醇产品在工业乙醇瓶颈下,则寄希望于需求空间较大的燃料乙醇,也即乙醇汽油。

   根据统计,2016年中国汽油的产量为12932万吨。按照国家规定10%添加,燃料乙醇需求为1293.2万吨,考虑生物法乙醇的生产量,全国约1000万吨的煤制燃料乙醇需求已经触及天花板。

  以陕西为例,根据官方数据:2016年,中石油、中石化陕西分公司向陕西市场累计销售成品油605.15万吨,延长石油集团公司销售成品油1016.3万吨。目前延长石油已经拥有10万吨的煤制乙醇装置,未来乙醇如果进入汽油市场,按照延长石油1016.3万吨50%为汽油销量进行计算,则需要约50万吨的燃料乙醇,燃料乙醇自给是趋势。目前,延长石油集团已经完成了50万吨工业化装置的可行性研究,并启动了工艺包的设计。面对中石化和中石油605.15万吨成品油,汽油按照50%的比例计算,则汽油销量约为300万吨,则需燃料乙醇约为30万吨。也就是说,在陕西地区,煤制乙醇30万吨的生产规模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因此,上马煤制乙醇项目一定要考虑当地或者能够辐射的周边市场需求。按照可企及的需求空间,核算自己的乙醇成本和规模是否适合自己企业未来的发展。 

  销售政策不明朗   

  目前中国还没有合成法燃料乙醇,市场的燃料乙醇全部来自生物法,也即粮食乙醇、非粮乙醇(木薯)和纤维素乙醇。生物法乙醇的发展初衷是为了消化陈化粮,初期国家还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性补贴,并规定可以进入中石化、中石油的系统进行销售。

  煤制乙醇在国内还没有规模化,因此目前也没有针对燃料乙醇的销售政策。对于成品油这一国家管控的特殊产品,没有国家政策的护航,意味着上马即搁置。因此,煤制乙醇产品还需要期待国家政策的明朗化。如果合成法燃料乙醇能够享受生物法的销售渠道政策,煤制乙醇的销售渠道通畅,风险大大降低。

  另外,目前燃料乙醇在全国12个省市全省或部分地区封闭销售,还没有全国普及。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从燃料乙醇的定价模式来看,按照国家规定,生物法燃料乙醇的定价按照同标号汽油×0.9111来结算。不同省市,汽油价格不同,对应燃料乙醇价格也有较大区别。

  仍以陕西为例,在近几年低油价时期,陕西地区燃料乙醇的主流含税价格在5000元~6000/吨,按照17%增值税计算,对应不含税价格为4274元~5128/吨。这也就是上马煤制乙醇项目可以参考的下限区间。原油价格高企后,燃料乙醇价格随之上涨,风险降低。 

  发展前景有待探讨  

  结合以上观点,分析认为,煤制乙醇的大规模发展还受到一些问题的制约:

   第一,上马煤制乙醇项目重要有两点:一是项目当地或辐射周边工业乙醇和燃料乙醇的需求空间,二是按照当地汽油历史价格折算燃料乙醇价格,测算煤制乙醇成本,分析其盈利能力。

  第二,燃料乙醇未来是否会全国强制和封闭性销售至关重要;煤制乙醇是否会被纳入进来,需要期待国家政策的明朗化也是重点。毕竟乙醇汽油从其环保型来看,是国家推动的方向,而从使用角度来看,是用油单位、车主说了算,乙醇汽油动力性不好,一直是被行业所诟病的。没有国家强制性的推动,没有自主的需求带动,市场很难被启动。

  第三,燃料乙醇要添加到汽油中销售,导致在定价和销售渠道方面受到各种限制。这也是煤制乙醇产品的特殊性所在。  (崔军)



智能制造≠自动化+信息化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让智能制造成为了热词。但到底该如何理解智能制造,也是众说纷纭。做软件的说智能制造就是信息化、数字化,做硬件的说智能制造就是自动化,或者是信息化+自动化,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

    那么究竟什么是智能制造呢?美国在2016年刚刚通过的法案中定义智能制造为在信息、自动化、监测、计算、传感、建模和网络方面的先进技术,包括6部分,数字模拟制造生产线、计算机操控的制造设备、生产线状态的监控和交互、全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效率的管理及优化;厂房能源效率的建模、模拟和优化;监测和优化建筑的节能性能;产品能源效率及可持续化性能的建模、模拟和优化,包括使用数字模型和增材制造加强产品的设计;将制造产品连入网络以监控和优化网络性能,包括自动化网络操作;供应链网络的数字化连接。

    美国的定义过于强调智能制造的技术层面,如果站在整个社会、整个企业的角度来看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笔者认为智能制造是“通过信息、自动化、监测、计算、传感、建模和网络方面的先进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连接”。信息、自动化、监测、计算、传感、建模和网络方面只是技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连接。

    首先,需要研究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在设计的时候进行规划,用模块化设计来匹配个性化选择特征;然后,开始规划生产过程,通过ERP将信息流和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协调,整个供应链流程仍然需要规划设计,从客户需求的管理到计划体系的执行,乃至供应商的选择和布局等等;接下来,就是个性化生产的过程,这里仍然需要生产流程的设计;最后,产品生产出来交付到客户手中,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产品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回制造商,制造商通过这些产品使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优化产品设计,也可远程调整产品参数,提高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所以说,智能制造并不只是简单的信息、自动化、监测、计算、传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它需要先行规划设计,目标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连接。如果没有规划设计,你会发现这些信息系统、自动化、监测、计算、传感等各自为政,根本无法融为一体发挥作用,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企业上了几个到几十个各种各样的IT系统,结果都变成了信息孤岛,数据无法共享用于分析决策。

              (北大纵横  毛钮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