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

会员注册会员登录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2018年第1期

新闻分类:化肥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18-01-16

2018年化肥关税政策调整的两大市场看点

近日,财政部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18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自201811日起,对尿素、复合肥、磷酸氢铵3种化肥的进口配额税率继续实施1%的暂定税率。2018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这与2017年保持一致。

201811日起,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出口关税由从价计征改为从量计征,由2017年暂定税率20%调整为2018年暂定税率100/吨。磷矿石出口配额仍为80万吨,磷矿石出口关税从2017年暂定税率15%调整为2018年暂定税率10%

2018年化肥关税政策有两大看点:

第一大看点是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关税大幅下调。

2018年化肥出口关税政策基本平稳,同2017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出口关税大幅下调,由此前按20%税率从价征收变为按100元(吨价,下同)从量征收。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出口关税过高一直是2017年化肥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按出口价格20%征收关税,三元复合肥出口关税成本基本上在400元以上,导致出口非常困难。据国家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前10个月,中国仅出口三元复合肥4万吨,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援外性质。以出口价格2000元为例,以前要征收400元关税,现在只要100元,相当于按5%征收关税,这与磷钾二元复合肥按5%征收关税的政策一致。如果出口价格超过2000元,则比磷钾二元复合肥的关税还要优惠;如果出口价格是3000元,只相当于3.33%的关税。

复合肥出口与尿素、磷铵出口最大的不同是,它是高附加值的商品,如果说磷铵、尿素只是一种大宗商品出口,复合肥出口则不仅是产品的出口,还会带动技术、服务、人才乃至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输出。复合肥要实现出口,必须有配套的技术团队和农化服务,要与各国的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树立起中国化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打造出一批知名的跨国肥企。

三元复合肥关税大幅下调,对复合肥企业是个大的利好,企业应抓住机遇多关注。预计2018年中国三元复合肥的出口量将会大幅上升,至少应在20万吨以上。

除了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出口关税下调外,磷矿石出口关税也由15%下调至10%,但由于仍维持年出口配额80万吨不变,实际对出口影响不大。

除此之外,其他各肥种的出口关税均与2017年一致,氮肥和磷肥出口仍为零关税,而氯化钾和硫酸钾出口则继续征收600元的出口关税。

另一大看点就是尿素并没有恢复征收出口关税。

8月份以来,尿素价格大幅上涨,涨幅超过400元。市场曾有传言,为抑制尿素价格上涨,保护农民利益,2018年尿素出口关税可能重新恢复征收。不过,根据调整方案,尿素关税与2017年一样,并没有变化,仍为零关税。

业内人士表示,尿素关税未调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目前化肥行业已基本完成市场化。过去因为化肥行业享有电价、气价、铁路运价、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每吨尿素有100多元的优惠,这些优惠是给国内农业的,尿素出口必须扣除掉这部分优惠,所以要征收出口关税。现在随着化肥优惠政策取消,化肥同普通商品没有差别,因此不能再对尿素等化肥产品征收出口关税。

化肥是事关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我们发展化肥产业,从根本上而言,不是为了出口创汇,而是保证国内农业生产,尤其是要从资源保护的角度,保障国内粮食生产的长周期可持续。鉴于化肥产业的困难,国家在2017年实施了零关税,2018年延续了这一政策,但这么做的目的不是鼓励出口,而是为了平衡化肥全年生产和季节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化肥企业还是要把主战场放在国内农业上。(周和平)


 

2018年尿素市场展望

 


2017年已为2018年的尿素市场奠定了基调,2018年的尿素价格不会与2017年相差太大。具体来看将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产量连年下降的状况将终止。近年来尿素产量连年下降,但在2018年这种状况可能会被终止。因为经过市场大浪淘沙,落后产能基本上已被淘汰,剩下的尿素企业基本上都是成本低,竞争力强的企业,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强力干扰,这些企业都可保持高负荷生产。二是经过持续整改后,目前绝大多数尿素企业都能做到环保达标,环保因素对企业开工的影响预计有所降低。

二、农业需求下降工业需求增加。由于受到测土配方施肥、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产品价格低以及复合肥、氯化铵、硫酸铵施用量增加、冲击尿素市场份额等因素影响,2018年农业尿素需求量预计将出现3%以上的下降。

    但工业尿素用量在增长。目前尿素工业需求量中人造板行业占比超过60%2015年国内人造板总产量超过2.8亿立方,按照每万立方米板材消耗尿素0.04万吨测算,尿素的需求量超过1100万吨。随着消费者装修需求和理念的变化,未来人造板还将保持5%左右的增速。尿素工业需求另一个主要增量是柴油车尾气处理,国家正在推进国五排放法规,意味着近几年车用尿素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时期。预计未来每年SCR系统的增量在35万辆,按每年每辆行驶15万公里,每100公里耗1.5升车用尿素溶液计算,车用尿素需求量将每年增加约26万吨。

    近年来车用尿素产量在迅速增加。四川美丰现已建成年产60万吨车用尿素工业化装置,是国内车用尿素主要生产商之一,2017年上半年公司生产车用尿素2.37万吨,销售2.36万吨。中原大化将车用尿素作为企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企业正准备上马一套15万吨/年的新装置。灵谷化工2016年生产车用尿素超过10万吨,心连心2016年将3万吨车用尿素出口到美洲。

三、出口难有大的作为。国际尿素有成本优势,2017年上半年国际尿素价格低至180美元/吨左右,企业仍能坚持生产,下半年在印度尿素招标带动下,出现连续两个月大涨,最高价超过了290美元,但1031日印度宣布第八次尿素招标作废后,国际尿素价格又大幅下跌,在一个月左右时间里,市场价格下跌了5060美元。由于成本低,价格低时也能坚持生产,价格高时就多赚效益。而我国尿素由于成本高,只能在国际价格高时能有所出口,价格低时是无法出口的。2018年随着美国等地尿素新装置投产,国际尿素产量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尿素出口将更加困难,预计全年出口量难以超过500万吨。

    2018年不仅尿素出口困难,可能还会面临进口问题。如果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50美元以上,尿素进口就变得有可能。最有可能进口的地方在华南地区,由于无法同北方尿素竞争,目前长江以南的尿素厂家大幅减少,华南市场有很大的尿素缺口。但北方尿素运距远,运费基本上都在200元以上,高的可能会超过400元,而如果从中东、伊朗等地发运尿素到华南港口,海运费大概在10美元左右,运费可能比国内发运还便宜。

四、价格波动较大。现在经销商基本上都是采用追涨杀跌操作模式,不仅失去了过去的“蓄水池”作用,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价格上涨时,经销商迫涨买入,导致需求被放大,价格进一步拉涨;价格下跌时,经销商不仅不为厂家分忧买货,反而和厂家抢着出货,市场供给量被放大,好像货多得不得了似的,价格出现非理性下跌。经销商的这种操作模式,使得尿素市场的大幅波动成为常态。

    我国尿素大多数都是煤为原料,尿素价格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2018年煤电年度长协价仍由基准价+浮动价组成,而基准价与2017年不变,为535/吨,部分大型煤炭企业的长协销售比例从80%提升至90%。山西焦煤集团2018年长协方案较2017年长协基准价格不变(古交主焦煤1320/吨),长协量占比由2017年的70%提高至2018年的85%。业内认为,明年市场煤均价可能下降,长协占比的提高将收窄煤价跌幅预期,煤价将进一步回归合理区间。总体来看,2018年煤价仍将在高位运行,下跌空间不会太大,这也意味着尿素生产成本不会有大的下跌空间,尿素价格可能在1400元左右形成较强支撑。

五、新型尿素进一步增加。面对着传统尿素竞争激烈的状况,许多尿素厂家都在发展新型尿素,一方面可以提高肥效,另一方面由于销售价格相对较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效益。目前锌腐酸尿素、海藻酸尿素等增值尿素产能已突破1000万吨,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新型尿素还将进一步增加。

六、受液氨、甲醇市场影响大。我国有不少尿素厂家采用合成氨联醇工艺,既可以生产合成氨,也可以生产甲醇;同时,尿素厂家既可以售卖液氨,也可以加工成尿素成品出售。尿素、液氨、甲醇这三个产品之间关系密切,生产厂家倾向于哪个产品价格高、效益好就多生产哪个,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 2017年液氨、甲醇市场走势强劲,屡创新高,也支撑了尿素价格高位运行,2018年液氨、甲醇市场是否还能保持强劲走势值得关注。

综合分析,2018年尿素的合理出厂价在14001900元左右,市场批发价在15001950元左右,市场零售价在15502000元左右。

(周和平)


 

国产煤气化装置突飞猛进,近千台气化炉运行中

 


在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的驱动下,煤气化技术正在向高能效、大型化和宽煤种适应性方向发展。截至201711月底,中国煤化工行业有20多家煤气化技术专利的近千台气化炉在运行,合成气总量超过3000万方/小时。

大型化

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投入运行的水煤浆气化技术最大投煤量达到3000/天,干粉煤气化技术最大投煤量达到2800/天。正在开发中的水煤浆和干粉煤气化炉最大投煤量达到3500-4000/天。

以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为例,首个日处理煤3000吨级的大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工业示范装置,采用21备的运行模式,应用于兖矿集团荣信化工9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该工业装置于20146月首次投料试运行,20159月通过石化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

201711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水煤浆气化技术开发及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将建成单炉日处理煤4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和单炉日处理煤2000吨级废锅-激冷型高效水煤浆气化两套示范装置。其中日处理煤4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即将应用于荣信化工二期4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

高能效

GE辐射废锅气化技术为例,该技术采用半废锅流程,取消了对流废锅,增加了激冷室,去掉了粗合成气与净化气热交换的工序。通过废热锅炉回收合成气的反应热,并实现对合成气降温的目的。

资料显示,单炉投煤量3000/天的GE辐射废锅气化炉,单台炉可产230290t/h的高压饱和蒸汽。采用辐射废锅,可以实现全厂蒸汽平衡,几乎无需再配备独立的锅炉生产额外蒸汽或电力,节约了大量燃煤。

18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为例,采用辐射废锅技术后,每小时可节省燃料煤约35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00Kg,氮氧化物排放约100Kg

以国内自主开发的晋华炉为例,为了回收高温合成气的热量及同时生产高品位蒸汽,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阳煤化机和阳煤丰喜肥业等成功开发出了内置废锅水冷壁水煤浆气化炉,命名为晋华炉。

资料显示,阳煤丰喜临猗分公司建成一台投煤量600/天,压力4.0Mpa的气化炉,辐射废锅饱和蒸汽产量为0.5-1.0/1000Nm3合成气,30万吨/年氨醇装置每年可多回收30万吨蒸汽。装置于20156月开始设计建设,20164月投料成功,并连续稳定运行。

20171111-14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合成气/蒸汽联产水煤浆水冷壁煤气化炉(水煤浆水冷壁直连辐射废锅气化炉、晋华炉3.0)进行了现场72小时考核,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考核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连续稳定72小时现场考核。

宽煤种适应性

开发宽煤种适应性的气化技术,有利于企业就地取材,解决劣质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粉煤气化的煤种应用扩宽到褐煤、烟煤、无烟煤及三高劣质煤等,水煤浆气化的煤种已包含烟煤、无烟煤、烟煤混煤等。

中化长山改扩建工程是航天炉首套褐煤气化装置,于20159月开车,产能达到36万吨/年合成氨和60万吨/年尿素。项目以蒙东地区的褐煤为原料,该煤种含水量为21%30%,热值34003500大卡,灰熔点1050℃左右,利用航天粉煤气化技术,碳转化率达到99.2%以上,有效气(CO+H2)高达87%-90%

中国优质无烟煤资源日渐减少,三高无烟煤可采储量约占总可开采储量的40%,赋存条件好,容易开采,因此三高无烟煤的合理有效利用至关重要。

晋煤集团天溪煤制油分公司造气工艺技术改造项目采用两台Ф2800炉型的航天炉,最高日处理原煤量1900吨,全部采用晋城三高无烟煤。项目于20148月投料运行。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产业又有新行动

 


近年来,通过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探索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方式,集成了一套绿色高效技术模式。经科学测算,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化肥利用率的提高,是多项技术集成、多个因素聚合的结果。

一是新产品加快推广。重点推广作物专用配方肥、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等。2017年配方肥已占三大粮食作物施用总量的60%以上,缓释肥推广面积比2015年增加了一倍。

二是新技术集成推广。重点推广配方施肥、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2017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84%、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机械深施化肥面积超过5.5亿亩次、比2015年增加3000万亩次,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近1亿亩、比2015年增加3000多万亩。

三是替代技术加快推进。2017年,全国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亿亩次、比2015年增加1.1亿亩次。绿肥种植面积超过6100万亩次、比2015年增加1800万亩次。

四是专业化服务加快发展。培育了一批有技术、有装备、有规模的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统配统施面积不断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全国农用化肥使用量5984万吨(折纯)、比2015年减少38万吨,这是我国农用化肥用量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1974)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化肥使用量有望继续减少。在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的同时,化肥用量的减少,也是利用效率提高的体现。

我国化肥利用率持续提高,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目前,美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约在50%,欧洲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约在65%,比我国高12-27个百分点。差距虽然有,但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也要进行客观分析。

一是种植制度的因素。我国土地等资源利用强度很大,南方一些地方是一年多熟,黄淮海地区是一年两熟,仅长城以北是一年一熟。而欧洲、美洲等国家多为一年一熟,一些国家还实行休耕和轮作。日本、韩国都是一年一熟,土壤肥力保持较好。

二是产量水平的因素。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导致走的是大水大肥促增产的路子。我国水稻亩产比印度高近1倍、比日本高25%,我国小麦亩产分别比美国、加拿大高60%70%。这必然带来化肥的大量投入。

三是耕作方式的因素。欧美等国家机械化水平高,深耕深松和秸秆还田较为普遍,一般耕层在35厘米以上,而我国多数地方的耕层只有15-20厘米,保水保肥能力差。欧美国家粮食作物以化肥机械深施为主,水果和蔬菜多以水肥一体化为主,而我国一些地方还是表施、撒施或者“一炮轰

四是耕地质量的因素。从农业部开展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来看,1-3等的优质耕地仅占27%。尽管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建设投入力度,但由于欠账较多,耕地质量水平仍然较低。目前,我国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我国最优质的东北黑土区,现在有机质含量仅有3%,比美国中部的五大湖区黄金玉米带”、巴西的亚马逊流域玉米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2个百分点。

提高化肥利用率,突出抓好“四减”。第一,调优结构减量。调减高纬度干旱地区和土地贫瘠地区玉米种植,减少化肥投入。同时,优化氮磷钾配比,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肥料。第二,精准施肥减量。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第三,有机肥替代减量。结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大力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秸秆养分还田,种植绿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第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减量。大规模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度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提高耕地基础生产能力。

(李阳)